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趋缓

——象州县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4-07-30 10:25     来源:象州县统计局     作者:黄宝荣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4年上半年,象州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农业生产稳步推进,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建筑业加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逐步改善,但农业稳增长动力不足,工业持续稳增长压力不减,部分服务业领域发展活力疲软,投资扭负转正较为困难等问题需关注,应持续加力巩固经济恢复态势。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上半年,象州县实现生产总值(GDP)55.08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7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呈现“总体平稳、稳中趋缓”态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44亿元,增长6.1%,排第3位;第二产业增加值19.31亿元,增长11.5%,排第1位;第三产业增加值27.33亿元,增长2.2%,排第5位。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16.6%、63.2%、20.2%,分别拉动GDP增长0.96、3.64、1.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突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稳步推进,木材采伐较快增长。上半年,象州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排全市第3位。从主要行业看,林业贡献突出,产值增长17.5%,拉动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7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最大,其中木材采伐量完成55.53万立方米,增长21.2%。种植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产值增长5.5%,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水果、蔬菜产值分别增长4.5%、4.1%,合计拉动增长1.2个百分点。畜牧业平稳增长,产值增长1.3%,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出栏8.18万头,增长4.2%。渔业总体平稳,产值增长4.9%,拉动农林牧渔业增长0.2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持续稳增长,重点行业增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排全市第2位。一是重点行业拉动显著。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19.1%,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个百分点,为主要拉动力;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751.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3.2%,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7.8%,以上3个行业合计拉动增长16.6个百分点。二是重点企业拉动显著。得益于新希望六和农牧、飞南资源等重点企业生产规模较大且低基数的优势,2家企业累计拉动总产值增长26.7个百分点。三是超七成行业保持增长。涉统的14个行业大类中,10个行业的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占行业面的71.4%。

(三)建筑业较快增长,重点企业拉动有力。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3.2%,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重点企业支撑有力。得益于象州县建筑、锦适建筑、中益建设、朗迪建筑等4家重点企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完成总产值占建筑业企业总产值比重84.3%,拉动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5.9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改善,重大项目支撑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8.7个百分点,排全市第4位。重大项目投资进程加快。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额下降20.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0.4个百分点。其中,中航象州风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光伏发电项目、梧柳铁路象州段、下六甲灌区工程、鹿寨―钦州港公路柳州至覃塘段项目(象州段)等4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占投资总量59.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持续平稳运行,部分领域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2%,排全市第5位,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一是餐饮业高位运行,零售业平稳增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41.6%,高于全市37.5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4.4%,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二是交通运输邮电业较快增长。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15.0%,高于全市4.0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1-5月,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9.3%,高于全市7.0个百分点,排全市第2位。

(六)消费市场较为活跃,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从限上商品零售类值看,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32.6%。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旺盛,烟酒类增长101.8%,化妆品类增长83.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3.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89.7%,均实现高位增长。

(七)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增速快于城镇。上半年象州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37元,名义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38元,名义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77元,名义增长7.7%。

三、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稳增长基础不够牢固。一是畜牧业较快增长后劲不足。上半年,牲畜(牛和羊)和家禽产值分别同比下降5.9%、3.6%,合计下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0.4个百分点。二是蚕茧养殖持续下降。近几年种植户扩大对柑橘类水果的种植规模,减少对桑蚕养殖的投入,桑蚕生产不断下降,蚕茧产值占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1.4%,但仅拉动增长0.1个百分点,拉动力偏弱。

(二)工业持续加快增长压力较大。一是企业停减产面相对较大。全县81家(已剔除4家退库留基)规上工业企业中,停减产企业35家(2家停产),企业面达43.2%,其中18家企业减产超20.0%。二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拉较大。1-6月,以水泥制品、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下降35.3%,下拉规上工业总产值8.1个百分点。三是新增动能不足。入库企业数量呈减少态势,上半年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较上年同期减少5家。

(三)部分服务业领域发展活力疲软。一是批发业降幅较大,住宿业下滑明显。上半年,批发业商品销售额下降23.6%,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0.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6位。住宿业营业额下降8.1%,降幅比一季度扩大6.8个百分点。二是邮政业发展放缓。1-5月,邮政业务总量下降6.0%,比1-2月回落9.0个百分点。三是营利性服务业持续回落。1-5月,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5.7%,2月以来持续负增长。四是商品房销售面积仍未回正。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5.8%,排全市第5位。五是道路运输业客货流通欠佳,增长乏力。公路客货运周转量下降5.2%,排全市第6位。

(四)固定资产投资扭负转正需加力。一是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处于下降区间,房地产投资下降6.7%。二是工业项目投资乏力。工业投资下降33.5%,在库工业投资项目59个,完成投资额较上年同期减少6.15亿元,其中零投资项目15个,占工业投资项目数25.4%,项目投资推进较为困难。三是基础设施投资下降明显。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6.5%,主要受柳江红花枢纽至石龙三江II级航道工程(象州段)主体部分已完工、金秀桐木经导江至武宣河马公路(象州段)因资金拨付问题建设进度缓慢、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来宾库区(象州县库区)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等影响,完成投资较去年同期减少0.36亿元,3个项目合计下拉象州县全部投资额11.2个百分点。

四、工作建议

(一)紧抓农业增产增效。一是加强产能调控与市场调控的配合。通过合理的产能规划,引导养殖户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出栏和补栏,确保畜禽产品的稳定供应。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策略,确保畜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二是加强推广桑蚕养殖工作,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扶持试验小区域桑蚕养殖,持续做好桑蚕的养殖和防护技术宣传推广工作,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调动群众桑蚕养殖的积极性,实现桑蚕养殖增产丰收,提高桑蚕产值贡献率。

(二)稳住工业增长势头。一是稳住工业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落实税收、信贷、补贴等各项惠企政策,鼓励企业增产排产,加强走访协调服务,推动企业稳产达产。二是积极开展入规培育服务。紧盯下半年升规入统重点培育企业进度表,主管部门要多频次深入培育企业“一对一”服务,针对申报资料“点对点”精准指导,积极推进企业尽早上规入统,为下半年经济增长增加新动能。  

(三)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势头。一是鼓励引导华象劳务、龙威劳务公司积极拓展经营范围,挖掘营收潜力,增加营业收入,推动全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加快回升。二是加大购房补贴、契税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激励政策宣传实施力度,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加快“保交楼”项目建设进度,强化停建、缓建项目的复工复产要素保障,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推动公路运输、邮政等行业较快发展,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服务业各项基础指标全面增长。四是加快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持续谋划开展好促销活动,引导居民消费提质升级,抓好节假日时间节点粮油、商超日用等基本生活品类的各类促消费活动;优化中高端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的供给结构,结合各类促消费政策措施,精准投放消费券、发放消费补贴等,引导居民消费提质升级。

(四)推动投资回稳向好。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紧盯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飞南资源新能源材料项目、中电建象州县茶花岭绿色建材综合利用项目等续建项目加快投资进度,用足政策、抓住机遇,把项目工作做实,各部门加强联动,合力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开工、不停工、快建设。二是增加保交楼资金申请力度,在符合有关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前提下,加大对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满足企业合理信贷需求,提高房企投资信心,形成有效投资。三是强化项目储备。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工作,积极拓展招商渠道,全面服务好企业,进一步加快项目落地开工进程,充分发挥项目谋划对促投资、稳增长的支撑作用。

(五)紧抓企业培育入统。聚焦“规上”企业管理和培育目标任务,完善企业服务机制,提升工作效率,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着力在“种子企业培育、培育企业入库、入库企业壮大”上狠下功夫、出成效,推动更多企业上规入统,形成更多新的增量,推动下半年经济稳增长。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